“马兰”老总原是央视主持 马兰拉面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的新任总经理雅雯曾经是央视二套《生活》栏目的主持人。
运用清洗“连锁”方式西北办家拉面馆!
马兰的前身是“蓝星拉面馆”,关于“马兰”名字的由来,他们想到了一个传说,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个叫马保子的人开了一家面馆,后到兰州定居,兰州人会在印象中感到这是西北拉面。取“马”姓,合兰州的“兰”字,正好归纳出“马兰”两个字。而在甘肃省玉门地区戈壁滩上遍地开满马兰花,那里自然环境恶劣,但马兰花开得依然灿烂。马兰的决策者也希望自己的拉面连锁事业能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抗争,历百年而经久不衰。1997年5月,改名后的北京的第一家马兰拉面馆正式开张了。同日,在广州的中国连锁业研讨会上,马兰拉面的代表正式对外界宣称,马兰的万家连锁店启动了。而万家连锁店计划也同时标志着马兰创建国内餐饮大品牌的雄心。
我们今天看到的“马兰拉面”的历史要追溯到1984年,早在兰州蓝星集团成立之时,其总经理任建新就筹划着两类项目:清洗和餐饮。后来,蓝星首先发展了清洗领域。但是,餐饮同样是他感兴趣的,随后过了7年,1991年,一个餐饮项目立项了:将西北的拉面采用清洗项目的“连锁”,把民族的面食文化以现代快餐的形式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此时,洋连锁快餐———肯德基已经进入中国4年了。
“老马富贵拉面”逼出的品牌
“老马”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河县三甲集镇是大家对马富贵的尊称。在北京,老马却是餐饮行业一个响当当的牌子。8年前,老马还在为如何养活6个孩子而忧愁;8年后,老马已经靠着拉面生意轻轻叩开了财富的大门。去年9月25日,老马在海淀区西苑又开了一家分店,至此,“老马富贵拉面”在北京市已经达到了100多家。
马师傅拉面馆 拉出幸福生活
一家家的“兰州牛肉拉面”,不仅让全国人民知道并开始了解兰州这个城市,更让无数从青藏高原走出来的兰州子民找到了商机。2004年马有功从老家兰州出来南下创业,现在,马师傅已在广州开了自己的拉面馆,50多平方米的铺子错落有致地摆着十多张桌椅,一张足有两平方米大的招牌竖在门口,里面挂着两张大宣传画,青绿色的青藏草原下衬托着种种西北美食,让人顿觉爽口醒胃。
“马兰”欲建万家店连锁全国
“马兰花、马兰花、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十年了,不知不觉中,这首小时侯跳皮筋时,都爱唱的童谣,已经伴随着马兰拉面走过了10年的历程。
10年中,有多少中式快餐潮起潮落,大浪淘沙。在2005年下半年国家驰名商标的评审中,“马兰拉面”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的驰名商标。而今,“马兰拉面”这杆民族快餐的旗帜,用10年的积淀和反思又迎来一次新的整装待发的时刻。
运用清洗“连锁”方式西北办家拉面馆!
我们今天看到的“马兰拉面”的历史要追溯到1984年,早在兰州蓝星集团成立之时,其总经理任建新就筹划着两类项目:清洗和餐饮。后来,蓝星首先发展了清洗领域。但是,餐饮同样是他感兴趣的,随后过了7年,1991年,一个餐饮项目立项了:将西北的拉面采用清洗项目的“连锁”,把民族的面食文化以现代快餐的形式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此时,洋连锁快餐———肯德基已经进入中国4年了。
为了突出民族特色做到口味的地道,筹建者们把兰州稍好点的100多家拉面馆都吃遍了。为了研发一个连锁产品的模型,他们从产品口味,到外观、以及统一配送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4人固定的桌椅板凳,透明厨房……符合现代快餐的基本要素,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作坊式经营风格,让人们感到耳目一新。并定下了走连锁路线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这一个决定,才有了如今全国遍地马兰拉面。
马兰的前身是“蓝星拉面馆”,关于“马兰”名字的由来,他们想到了一个传说,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个叫马保子的人开了一家面馆,后到兰州定居,兰州人会在印象中感到这是西北拉面。取“马”姓,合兰州的“兰”字,正好归纳出“马兰”两个字。而在甘肃省玉门地区戈壁滩上遍地开满马兰花,那里自然环境恶劣,但马兰花开得依然灿烂。马兰的决策者也希望自己的拉面连锁事业能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抗争,历百年而经久不衰。1997年5月,改名后的北京的第一家马兰拉面馆正式开张了。同日,在广州的中国连锁业研讨会上,马兰拉面的代表正式对外界宣称,马兰的万家连锁店启动了。而万家连锁店计划也同时标志着马兰创建国内餐饮大品牌的雄心。
与洋快餐比“快” 交易控制2分钟内
早在近代中国的茶商,是通过统一商号,进行统一配送的。而在第一家店开出后,如何开一万家店,马兰的长远工程如何完成?这些问题就在日日萦绕。
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尝试也不乏先例,红高粱,荣华鸡等,10多年前挑战连锁成名的企业,如今已不超过10家。一面完善先进的经验,一面吸取别人的教训。马兰拉面10年的研发进行了很多改良。
首先是,走入北京后的适应问题,味道和调汤都要进行改良。按照正宗的西北拉面特点是,辛辣,油重,面汤的表面全被辣椒油盖住。而这种风格到了北京,未必能被人们所接受。到底是开一家西北特色店,还是本地化的面馆?斟酌再三,他们将口味浓淡进行调整,除了保留“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色之外,力图做到让当地人真正接受。1997年北京的第一家店开业了,1999年底,迅速发展到了100多家。上世纪末,马兰人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提升,当时的快餐是讲求“快”字,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柜台交易时间不超过3分钟。马兰人的试验开始了,掐表计时,从搓面到丢入锅中,出锅,加调料和肉端出。时间终于控制在了2分钟内。而最近的一次的测试是1分48秒。
2000年是马兰公司取得重大发展的一年,马兰2.0版店出现在人们面前,同年马兰公司在美国洛杉矶第一家分店的开业。这一年,通过改组和调整,马兰拉面完善了企业的管理体系,重点构筑连锁体系中配送、研发、培训三大体系。新模式不仅吸引了国内的加盟者,也吸引了国外的投资人。
服务“以客为亲” 工业化生产确保口味
马兰将其服务理念凝为一句:“以客为亲”,也以此集炼成三句话“头回客,客回头,回头客。”对此的解释为:“最初马兰拉面在视觉上的整洁、透明,将顾客第一次吸引过来。当感受到有形与无形的亲切服务和地道面味,客人吃完离开时,觉得有所回味,回头再看马兰拉面,长此以往就成回头客了。”
还在2001年3月,时任内贸部餐饮司荀副司长考察马兰拉面后指出:“我很自豪,马兰已接近国外快餐的水准,目前的距离是做到工业化。”
没错,这正是马兰最近几年一直在着力解决工业化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配送问题。配方虽然已经变成了袋装,但是如何解决从固汤料到半成品,将口味进一步同质化,也就是如何让口味更地道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和研发,马兰拉面逐渐把技术升级的产品推向市场,汤料通过煮好汤后,倒入统一大小的包装袋中,瞬间高温消毒,然后配送到各家门店。他们计算的很精确:一袋汤装45碗,味道更浓,更地道了,营养也更加丰富了。而且,已经在北京近百家连锁店全部使用了这种半成品的配送。下一步,马兰还将把这种调味料配送推广到天津等其他地区。而另一项保证马兰连锁能够正确复制的另一个改革是,马兰拉面计划将其延伸的几十个品种,再次简化。主食不超过5种,而且是占到营业额20%的品种,扩大加盟范围提供前提。
如今全国有近450家马兰拉面馆,马兰为了万家连锁又开始了它新的加速度,在谈到马兰以后如何发展时,马兰的决策者们表示,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走现代化、国际化的路子,而不仅仅是局限本民族或者某个区域,以后会淡化一种区域观念、民族观念,使“马兰”成长为一个国际品牌。
点·广州
马师傅拉面馆 拉出幸福生活
一家家的“兰州牛肉拉面”,不仅让全国人民知道并开始了解兰州这个城市,更让无数从青藏高原走出来的兰州子民找到了商机。2004年马有功从老家兰州出来南下创业,现在,马师傅已在广州开了自己的拉面馆,50多平方米的铺子错落有致地摆着十多张桌椅,一张足有两平方米大的招牌竖在门口,里面挂着两张大宣传画,青绿色的青藏草原下衬托着种种西北美食,让人顿觉爽口醒胃。
南下创业连遭失败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马有功开拉面店也经历了一番风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的家乡退耕还林后,世代务农的马有功失去了耕种的田地。于是,他带着从当地银行贷款来4万元,以及和亲戚朋友借来的钱,南下广东创业。
在深圳转了几天,找到一个铺位后,马有功决定开家兰州拉面馆。但是苦心经营了4个月,马有功发现,这个南方城市的人并不喜欢吃这种西北的面条,惨淡的生意让他马上意识到,这里不是开拉面馆的适当地方。仅仅四个月,马有功结束了深圳的拉面馆。
既然深圳人不喜欢吃面条,马有功决定离开这个地方,也听说吃在广州,很快马有功又和妻子来到广州。但在广州江燕路开了7个月后,他发现生意仍然没有起色,只能是维持盈亏平衡,于是他把铺子搬到了宝岗路,结果这里带来了更悲惨的遭遇。
重振旗鼓生意火爆
“吃在广州”并没有给马有功带来收获,接二连三的失败,妻子失望了,嚷着要回老家,但是马有功并没有放弃。他认为既然已经无路可退了,做其他生意又不是自己熟行,如果不继续坚持下去,借来的钱无法偿还。可为什么别人的兰州拉面生意都很好,唯独自己的不行呢?经过几番思量,他终于发现,自己几次失败都是是铺子没有选好的缘由。海珠区是个老城区,这里广州人比较多,南方人都爱吃面,要开面铺,就要去北方人多的地方。通过中介,马有功终于在天河体育东路找到了适合的铺子。这一开就是一年多。
天河区由于外来人口比较多,而且很多都是北方人,北方人经常都以面作为主食,加上附近写字楼特别多,一到中午的时候,生意更是供不应求。对于现在的生意,马有功还是相当满意的。他说,总算是熬出头了,想起当初的几次失败,真是不容易啊,自己是贷款来做生意的,如果赚不了钱,如何回家乡还债呢?只能继续坚持往前走了。
挣到大钱要开分店
马有功说,牛肉面的制作,需要面粉、牛肉以及几十种香料。兰州的食用牛肉主要是产自甘南和青海的牦牛,虽然身在广东,但是他们的材料依然选择正宗的牦牛,因为有专门做牦牛生意的兰州人,所以选材上并不会困难,因此能保证兰州牛肉拉面的特色。
一个小小的面馆,虽然地方不大,但是人手还是不少的。马有功的铺子里,除了自己两夫妻外,还有两个厨师和四个小工,他们都是地道的兰州人。这也是兰州拉面馆的一大特色。如今,马有功自称也进了高收入的行列,如果当初放弃了,回家乡也就碌碌无为了。有了生意经验的他,现在把哥哥、妹妹都介绍到广州来一起开牛肉拉面馆。他说,等生意再好些的时候,他还会打算在广州开分店。
线·北京
“老马富贵拉面”逼出的品牌
“老马”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河县三甲集镇是大家对马富贵的尊称。在北京,老马却是餐饮行业一个响当当的牌子。8年前,老马还在为如何养活6个孩子而忧愁;8年后,老马已经靠着拉面生意轻轻叩开了财富的大门。去年9月25日,老马在海淀区西苑又开了一家分店,至此,“老马富贵拉面”在北京市已经达到了100多家。
老马的头像成了店招牌
每天上午空闲的时候,老马就搬一把椅子坐在饭店门前,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端祥着挂在店门上方的那块凝聚着他多年心血的招牌。招牌上有老马的头像:50多岁的面孔,圆头胖脸,头戴白色毡帽,颌挂黑色胡须,方形的镜片后面是一双扑实而深邃的眼睛。偶尔有人路过此地总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地惊叫道:他不就是牌子上的那个人吗。
旁人看来这只是老人休闲的一种方式,其实这里却暗藏着老马的经商门道。原来,起初老马饭馆的招牌是“老马兰州拉面”,随着生意越做越火,牌子也越来越响,便有人也用这个牌子开店,而且数量越来越多,老马找到这些店主理论,店主们则振振有词:你姓马我也姓马,你能叫“老马兰州拉面”,我为什么不能。没办法,老马只好将自己的名字加了进去,改成了“老马富贵拉面”,并在旁边贴上了自己的头像。老马笑着说:“没办法,这都是逼出来的。”
创业无心插柳柳成荫
老马的创业始于1996年,不愿读书的小儿子想来北京打工,老两口放心不下,老马夫妇只好陪着儿子来到北京。最初,他们在北京颐和园北宫门附近租了一间小小的店铺,干起了卖羊杂碎和烧饼的小生意。生意虽小,却很红火,老马也甚觉满足。一日,老马与一位顾客闲聊,顾客得知老马是兰州人顿时很兴奋地说:“听说兰州的拉面好吃,你怎么不开一个拉面馆呢?”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老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好商机,老马行动起来。1997年年初,“兰州马富贵拉面”的牌子在北京农业大学旁边竖了起来。1998年初夏,在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和北京大学东门口相继出现了“老马富贵拉面”二、三分店。俗话说,一货畅流众货皆动,一店兴旺众客皆归。从此,老马的生意一发不可收拾。
跑马圈地应对“洋快餐”
做为餐饮业的一枝新秀的“老马富贵拉面”该如何发展?精明的老马首先想到的是“经营品牌”,他成立了自己的餐饮有限公司,采用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营销方式———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所有加盟店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商标、统一店面设计、统一操作和服务规范。对于建连锁店进行扩张,老马认为,中国加入WTO对快餐业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快餐业将成为餐饮业的主力军,因此要早做准备和“洋快餐”抗争,如果现在不跑马圈地,等实力强大的“洋快餐”进来,就难以应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