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2402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11:28: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网友syslove19872015-12-20 11:00说:八百里伏牛山脉巍峨蜿蜒,孕育着一方淳朴厚道的裕州人民,朴实无华,勤劳坚韧是伏牛山赐予这方百姓的恩惠。
罗汉山正是伏牛山脉之中的一颗明珠,这座位于清河乡袁店乡交界处的山脉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有着许多神奇的独特。
山的东边有座小村庄,她叫碓窝陈,名字显得有些绕口,有些别扭。
这是一座只有五百人口的小村,村里以石姓,刘姓,张姓为主。
石姓与刘姓祖上有姻亲关系,具体是刘家的姑娘嫁给了石家的小伙还是刘家的小伙迎娶了石家的姑娘已无从考证。
从祖上那一代开始,石家刘家的村民都以表兄弟相称,从古沿用至今。
如今,即便是十几岁的孩子都在遵循祖上的称呼,两个家族的人走到一起,都要叫上一声表叔,表爷,表婶,表哥,表奶。
一个表字代表着世代亲近,世代相传,代表着两个家族不忘祖先,传承孝道。
村庄虽小,传说很多,美景常有。
村子东头有片芦苇塘,普通的芦苇塘却又神奇的传说。
相传光武帝征战时期,途径小村,在这片芦苇塘入厕,酝酿之时用手掐芦苇叶解闷。
从此以后,这片芦苇塘的每片叶子上都神奇的留下一个指甲印,一直到现在,冬去春来,一岁一枯荣,叶子上的指甲印依然清晰可见。
不妨可以实地看看,见证奇迹。
村子西边是条小河,自老北山发源汇集于潘河。
小河很普通,唯一不同的是有一段是自南向北而流,据说很久以前,村里一个恶霸地主看上了贫苦人家的姑娘,要逼着纳为小妾,姑娘誓死不屈。
地主放出狠话,除非让河水倒着淌,要不就从了我。
可怜了这位姑娘,害怕父母跟着委屈遭罪,一气之下便投河自尽。
不久一场大雨到来,洪水跟随而至。
等水消退,村里人惊奇的发现,这一段河水真的自南而北倒着流淌。
地主不久便暴毙身亡,无病无灾。
也许是老天可怜,只是可惜了这位姑娘,于是便留下了这一段倒着流的小河。
小河虽小,清澈见底,水流潺潺。
夏天到了,村里的人劳作了一天,浑身困乏,三五成群的到河里洗洗澡,唠唠农活。
上游有座水坑,唤做赤水坑,这是妇女儿童的天然浴池。
下游那座更大的坑叫做黄婆坑,一半是水,一半是石头,形成了天然的澡堂。水里可以畅游,石头上可以休息,躺下让清澈的河水从身上慢慢冲过,倒似做了一次全身按摩。
这座水坑是村里男人们的天地。
村子往西有两条岔路,一条通往赤水坑,一条通往黄婆坑,所有的男女村民十分严谨,没人往另外一条岔路多走一步,叫不敢越雷池一步更好。
约定俗成的规矩,没有谁来制定,反而更有约束力。
这也是村民淳朴善良的体现。
(未完待续)


方城超哥 说:从独树去拐河的路上也有一段小河向北倒流,旁边还有一个小孤岛,岛上有个小坟头,据说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船地,好像听说还是湖北人找到这里按的坟头,,,
      2015-12-20 11:21,网友方城超哥 回复 syslove1987 :我和朋友路经那里下车去看过,从前我发过帖子,那里的河流曲曲弯弯绕山转,据说绕了三圈才南流,据说很神奇,有故事儿,详细不了解,,,

胖子爱喝牛肉汤 说:好久不见
      2015-12-20 11:14,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其实我一直都在

小河黄昏 说:顶了。
柳河水湾湾 说:坐等更新
syslove1987 说:流传至今的习俗,年关吃石磨面。 每年刚进腊月,村里人便开始准备过年的面粉,也称之为年面。 平常村里人都是在面粉厂存麦换面,吃的是机器面。 到了年关,不管家里再忙,总要抽出人手用石磨磨上一些小麦面,要够春节蒸馍,包饺子之用。 这盘石磨不知从什么时候传到如今,被村里人妥善地保管,修缮。 每到腊月,村里人排队磨面,如今没有了驴,都是自己推磨。 一到磨面开始,村里就开始热闹了,肩扛单挑,男跟女随,相互帮忙,有说有笑,一派农家和谐融洽的景象。 石磨磨面流传至今,也是村里人对先辈的怀念,敬仰。 按照祖先的意愿,教诲,世代为邻,世代和气。

零度不热不冷吗 说:顶,没去过
      2015-12-20 11:47,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欢迎你来做客

方城—杰哥 说:已收藏
      2015-12-20 11:47,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太荣幸了

天涯玄烨 说:图是那里吗?
      2015-12-20 11:50,网友天涯玄烨 回复 syslove1987 :在书上看到过这些传说 就是没去过

syslove1987 说:嫁女不收彩礼的风俗。 不知从那一辈儿开始,这座小村子出嫁的姑娘都是不收男方彩礼。 从村里上年纪的长辈那里听说,老祖先有句古训,妞儿娃儿都是自家孩儿,不能要闺女家的彩礼。 这句古训没有立碑为证,没有白纸黑字记载,一代一代相传,一辈一辈传承。 话虽简单朴实,却饱含着村里人的淳朴,自强,对子女的呵护,关爱。 村里姑娘出嫁了,哪一家收了男方彩礼,这可是要被全村人唾弃,看不起。 只是象征性的收男方一点点钱财。 老祖先的话是对的,是对后代的告诫,教诲。 很直观的东西,这座村子的女婿们十有八九都是对岳父岳母孝敬有加,当然不排除个别鹤立鸡群之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换位思考。 迎娶了人家的姑娘,娘家不要一分钱,还咋能不去好好对待姑娘的家人。 这个风俗很好,要继续世代相传,延续。 (未完待续)

      2015-12-20 15:36,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催乳师刘鲜 :是不

好好就好岁月 说:太喜欢你写的帖子了
      2015-12-20 14:38,网友好好就好岁月 回复 syslove1987 :不用谢

吴氏飞龙岩 说:分水岭
催乳师刘鲜 说:儿时的记忆,每年夏天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河中戏耍,站在高高的岸头上一个接一个往下跳,在水里捉迷藏,玩累了就到河滩上晒会太阳,把沙子盖在身上可以取暖,个个都是中午玩到傍晚大人来叫。个个一到夏天都是呦黑的皮肤,太多太多的记忆,赤水坑儿时的最爱!
      2015-12-20 15:16,网友催乳师刘鲜 回复 syslove1987 :型三,就是一起洗过那时候你们也是小屁孩

方城佳通轮胎 说:正能量顶起
syslove1987 说:五子登科借地气。 村子东边隔座岗是另一个村子,村名唤做柿园,村里有位老中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远近闻名。 老中医的五个儿子都是名牌大学,90年代的大学生。 如今个个有成,有中央领导随身翻译,有某银行副总裁等。 有人便说这是祖坟埋的好,占了好地气,好风水。 这片土地是碓窝陈的农田,地名杨树坟,从这个名字不难看出,这里原本就是座老坟场,也许年代久远,老坟已不见踪影。 村里便有人把逝去的亲人葬在此处,名曰截地气,其实我认为唤做借地气更为恰当。 倒也有股神气儿,这两家的孩子还真上了名牌大学,一个北京师范大学,一个中国地质大学,地气不可谓不存在。 清河四中,也叫马健中学,是清河人士马健先生捐资兴建。 选校址时候便把位置定在这片土地上,寓意很明,就是要借这股地气,培育更多优秀学子。 只可惜因为水源等一些特殊原因,校址最后定在清河街上。 楼主家原来在村里,后来搬到路边,新房正是建在这片土地上。 只可惜,建房时候楼主已经去了郑州,进了个不入流的大学。 如果早搬过来两年,兴许楼主也是上交大,北师大的一员。 这些不是传说,实实在在的事实。 (未完待续)

      2015-12-21 10:20,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汉山情怀 :可是,这一带很有名气

懒懒点 说:人才 顶
枯叶蝶CGL 说:你写的帖子看着清是可美!
      2015-12-20 15:24,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那我继续,让你多美美

柳河水湾湾 说:小时候听说过。但是没有去过。
      2015-12-20 15:34,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欢迎你来做客

催乳师刘鲜 说:我建议应该把村名的来例给大家说说(庄当街的碓窝窑)
      2015-12-20 15:38,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可以,稍后

洛伽古都道友 说:対窝陈
      2015-12-20 15:56,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看户口本写的就是碓窝陈

bannerhan 说:故事又开始啦,继续收听
      2015-12-20 17:07,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好,马上开播

木云 说:大才子又发帖了
      2015-12-20 17:11,网友木云 回复 syslove1987 :你当之无愧,包谦虚了

药店DG 说:知道这里,你说的事情是我的同学
a_wei001 说:看此故土风情文章,如阅记忆,如历往昔,如面亲人,倍感亲切!
shyide 说:有亲戚哪里的
      2015-12-21 10:21,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是吗?

迩真的不懂free 说:你是王庄岗里?
王力木门888 说:呵呵,有时间去看看,坐等更新
      2015-12-21 07:53,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欢迎来做客

疯哥60 说:我给你点个赞,手工的
疯哥60 说:白喷了,回来烤火啊
清兮河兮飞扬兮 说:顶!写哩不赖!
      2015-12-21 07:56,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过奖了,实实在在的叙述

来去匆勿 说:贴吧人才济济呀,建议楼主出本书,小时候曾看过一本宝天曼传奇,书中把宝天曼的典故,历史,风土民情等都写了出来。楼主何不也写本裕州野史集.
      2015-12-21 10:09,网友syslove1987 回复 才疏学浅,不敢

爱你没商量liu6 说:秀文彩呢
      2015-12-21 10:15,网友汉山情怀 回复 syslove1987 :哦,让我猜猜你是谁吧?

syslove1987 说:前边鲜姐说了,让把村名的来历讲讲。 村名世间太久,村里老人们也讲不清楚了。 查阅《方城地名志》,这般说来:碓窝陈,自然村,隶属于王庄行政村。 村中央有座对窝窑,村里以陈姓居多,便形成村名碓窝陈。 这个说法有待商榷。 村里现在没有一户陈姓人家。 对窝窑还在。 什么是对窝窑呢? 一个类似于石磙,比一般的石磙要粗上许多,中间有一很大的坑。 据我揣测,这个东西可能是用来捣玉米等谷物所用,具体用法没有见过。

汉山情怀 说:我上点实景!
      2015-12-21 10:43,网友汉山情怀 回复 syslove1987 :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若是赖孩儿,见面得给我尊称哩!


南阳人说咱南阳哩事儿,
第一时间掌握更多热门信息,
请用 微信 加南阳微信公众号:nyrizi

或者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向左走          向右走
向左走          向右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0 淘帖0 收藏0 转发到微博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扫描关注南阳生活微信号

微信扫描关注收割机公众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合作 | 争议投诉 | 手机版
强劲动力 Discuz! X5.0 Beta | Copyright © 2008-2098 DNY8.COM ( 京ICP备11039582号-5 )
大南阳社区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回顶部